导语:楼市去库存任务依然艰巨,而市住房公积金管委会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:我市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和贷款总额双过百亿。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我市成立近20年来,房地产行业起伏跌宕。与之紧密关联的住房公积金归集贷款业务为何能逐年上扬,跻身全国地级市中心第一方阵?即日起本报陆续推出“集贷双百亿逐梦民安居”系列报道,探寻数字背后的管理之道。
邵阳市住房公积金:为民坚守逐梦圆当好楼市“变温器”
楼市去库存任务依然艰巨,而市住房公积金管委会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:我市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和贷款总额双过百亿。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我市成立近20年来,房地产行业起伏跌宕。与之紧密关联的住房公积金归集贷款业务为何能逐年上扬,跻身全国地级市中心第一方阵?即日起本报陆续推出“集贷双百亿逐梦民安居”系列报道,探寻数字背后的管理之道。
7月22日上午,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据机房,总会计师杨雄良仔细核对着每天的全市住房公积金归集、贷款与提取数据:截至今天,累计归集113.6亿元,贷款100.1亿元。
如何让每个岗位高效运转的同时又规避安全风险?如何强化住房公积金对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作用?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党委书记、主任王超群认为,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。“把岗位和员工编程入库,以制度约束人,以规范管理人,共同促进目标实现。”
在我市房地产市场风云变幻的形势下,中心141位员工创下归集贷款双过百亿的佳绩,连续多年领跑全省,跻身全国先进。与该中心科学设计制度、严格坚守制度密不可分。
坚守调控职责,当好楼市“变温器”
住房公积金是房地产市场的“空调”,房地产市场过热时,采取紧缩贷款政策,房地产市场过冷时,采取宽松贷款政策,以促进市场平稳发展。自成立以来,我市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始终紧扣调控职责,不但与中央调控政策同频共振,还结合我市房地产行业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出台本地新政。
近几年,房地产市场趋冷,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“放量、放宽、精简”为主要抓手,先后对“保一限二禁三”差别化贷款政策进行调整,不断放宽贷款政策在准入年限、首付比例、最高限额及异地贷款等多方面的限定,减少中间环节,缩短办理时限,取消贷款担保费、新房评估费、打印复印费等相关费用,刺激购房需求,促进楼市“去库存”步伐,并拉动建材、家装消费市场同步发展。据测算,仅2015年,我市住房公积金就拉动房地产市场消费86.1亿元,对全市GDP贡献73.2亿元,增加财政收入11.5亿元。
为最大限度满足各县贷款需求,今年中心开始实行贷款资金统一调度,真正实现了应贷尽贷。
坚守服务本色,搭好刚需“圆梦桥”
调控是服务的内涵,服务是调控的路径。公积金的保障特性,决定了与其他金融机构在为购房者服务上的差别。通过全覆盖归集,让所有市民享受到公积金贷款购房的福利,也是公积金中心近年来不懈追求的目标。扩大非公有制企业职工、困难职工、农民工等刚需群体缴存住房公积金,使更多的企业职工圆了住房梦想,为企业拴心留人奠定了基础。针对企业职工无房屋抵押担保的实际情况,中心与诚信度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合作开展按揭贷款业务,降低刚需贷款门槛,使得越来越多无房屋抵押的购房户圆了购房梦。
2015年,湖南湘窖酒业、湖南广信科技、邵阳聚福珠宝等32家非公企业建立公积金归集制度。今年上半年,又新增了29家非公企业建制,目前已与91家楼盘签约按揭贷款协议。今年1至6月,全市向4546户职工家庭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3.66亿元,同比增长59%。
坚守安全红线,护好百姓“买房钱”
责任与压力同行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平台上运行着百亿资金流,是不是安全?该不该放心?在周边一些城市陆续发生住房公积金安全事件后,一些住房公积金用户对我市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监管工作发问。但近20年来,我市从未发生一起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事故,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每年公开在媒体刊登年度公报,勇于接受市民监督,无一投诉。
这些年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能走上安全平稳快速发展之路,除了建有一套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,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了一批恪尽职守的人才队伍。
市住房公积金每一笔贷款申请采取集体审核制,成立审贷委员会,贷前集中审核,贷后专业稽核。该中心每一位员工必须经过思想品德教育与业务培训后方可上岗。他们编制中心职工守册,严格按规范标准考核员工。不定期开展道德、法律、文化讲堂和现场教学提升整体素质,确保每一笔归集资金在阳光下安全运行。
(文章摘自邵阳日报)